众所周知,一年中有两个“新年”,一个是阳历的新年,一个是阴历的新年。 不管是阳历也好,阴历也好,都是一种计算时间的方法。阳历,也叫洋历、西历、新历、公历,阴历,也叫农历、旧历、夏历等。 那我国现在为什么要采用阳历和阴历两种日历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使用过的历法是比较混乱的。从古至今,我们的先人们使用过的历法,有一百多种。不过不管有多少种历法,都可以归纳成三种历法:一是阳历,二是阴历,三是阴阳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即地球刚好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它的要点是定一个阳历年为365天(闰年366天),一年12个月,每月30或31天(闰月28或29天)。阳历的优点是地球上的季节固定,冬夏分明,便于人们安排生产生活。缺点是历法同月亮的运转毫无关系,从阳历很难知道哪天月圆、哪天月缺。 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中国古人把月亮称为“太阴”),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符合。阴历规定小月29天,大月30天,一年12个月,这样算下来,一年只有354天。同时为了弥补阴历年天数与朔望月的不完全一致,规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毫无关系,因此阴历的月份,与季节是丝毫不对应的。 阳历也好,阴历也好,因为仅考虑了太阳或月亮,因此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比较复杂的就是这种阴阳历(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农历也称“阴历”,严格来说称它为“阴历”是不规范的,而应称为“阴阳历”),因为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本来就不配合。阴阳历是如何实现这种调和的呢?这就是通过置闰来实现。从汉武帝施用太初历开始,规定闰无中气之月(24节气中凡奇数者为节气,偶数者为中气,现在奇数者简称“节”,偶数者简称“气”)。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其核心内容,是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四等分,即冬至、春分、夏至、秋分(这属于阳历系统)。一年中分至定气准了,则历法就比较准确了。分至定准,则二十四节气也会准确,其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因为二十四节气严格与季节对应,且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就可直观地知道农时。也不知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发明了天干地支,并将不同的年月日时赋上天干地支(共60个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从而极大丰富了我国阴阳历的内容。古代历法中的年月日时,都是按六十甲子表周而复始地往下排的。 总之,从汉武帝开始,我们一直使用的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 那么,我们是从哪年开始使用阳历的呢? 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答案。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此处夏历,应是指‘华夏’之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叫做“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1949年正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命名为“春节”(也就是农历的“新年”)。 现在有些人有一种观点,提倡废除农历,认为农历除了告诉人们一些传统节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笔者只能说,这些人未免有些浅薄。实际我国的农历,是有极为深刻的内涵的。特别是其与天干地支的结合,使其本身就充满无穷的魅力。倒是我们现在所过的“春节”,实际是名不符实的。真正的“春节”应该是立春之日,而农历的正月初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其对应立春的日期是飘移不定的),因此现在我们所说的“春节”至多只能算是农历的“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