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2013年的蛇年春节就要来临了,此次春节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3年2月10日。然人们知道,每年春节(阴历正月初一)所对应的阳历日期其实是不固定的。比如,1949年春节在阳历1月29日,1950年在2月17日,1951年在2月6日,1952年在1月27日,2010年在2月14日,2011年在2月3日。“春节”本来的含意是“春天到来的节日”,然如果按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日的话,实则不是春节,充其量只是阴历的“新年”或阴历的“元旦”。春节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但在古代过年的时间也是有过变化的,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日”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
众所周知,阴历是根据月亮盈亏来确定的,而公历为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来确定的。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就没有季节意义。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不固定,最早约1月21日,最迟约2月20日,前后竟相差一个月。农时是与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周期相关联)紧密结合的,与阴历的日期并无固定关系,因此如果用“春节”来指导农业生产,往往会误了农时;春节7天长假(农村地区休假时间可能会更长),致使阳历1、2、3月份的工作天数忽多忽少,造成生产的不稳定,也不便于经济统计,往往刚“开门红”,接着就是停工过节;春节游移不定造成全国大中小学每年冬季放假和开学的时间忽早忽晚,两个学期常会相差一月之多,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前后衔接;各地某些重要的会议往往放在春节后召开,而此时已是2、3月份,待会议精神传达至基层,往往已经是4月份了,使基层不能及时知晓上级的全年工作计划或意图;随着国际交往的程度加深、领域扩大,我国春节的忽前忽后,也容易使对外交往的连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由于春节日期的飘移不定,对诸多方面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将春节的日期固定在“立春”日,即阳历的2月3日或4日,这也符合“春节”的本意。(易灵作于2013年1月22日)
|